后塍竹編傳承人陶永飛給孩子們上竹編課
后塍竹編傳承人陶永飛給孩子們上竹編課
今年已75歲的篾匠陶永飛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后塍竹編技藝的傳承人。他17歲入行,已經做了半個多世紀竹編。他手藝精湛,會扎龍、扎燈,也會打制元寶盆、篩子、竹筒、簸箕等。如今,他依然堅守著這門老手藝。
陶永飛與竹子打了大半輩子交道。談及竹編這門手藝,陶永飛像是談起一個老友。“以前的竹子都是自家竹園種的篾竹,粗壯的篾竹直徑有10多厘米?!爆F在,種竹子的人家越來越少,陶永飛用來制作竹篾的竹子大多來自安徽、浙江等地。把竹子鋸成竹節,剖成篾片,編制成篾器,得經過劈竹、開條、劈篾、改篾、刮篾、編織、噴水等十幾道工序。
陶永飛的破竹技巧,堪稱絕技。他剖篾,可以把篾剖得像紙片一樣薄,裊裊娜娜地掛在木梯上晾著,微風一吹,活像一掛飛瀑在流動。
別看陶永飛年過七旬,照樣能靈巧地撥動根根篾絲或篾片,他的手指和手掌上到處是被篾片刮出的老繭。竹編技藝是一門細致活,需要年深日久地打磨。每天,陶永飛坐在屋中的小板凳上做竹編,歲月就從他指尖流過。他手下的筲箕、簸箕、篩子、背簍,件件勻凈細致,方圓周正,兼具實用與美觀。
陶永飛從小就跟著父輩們學了這門手藝。20多歲時,他已經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小師傅了。1972年,后塍成立了竹器廠,陶永飛進廠成了一名工藝師。后來,工廠轉產,人員重新組合,再加上竹制品市場需求量逐年減少,竹編技藝逐步衰退。
2011年,后塍竹編被列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從2017年開始,陶永飛每周都會去崇真小學,給孩子們上一堂竹編課(見圖)。
(金港 丁桂興)